缙云黄茶文化节戏咏
“2016年缙云黄茶文化节”现场热闹非凡,精彩纷呈,也深深吸引缙云诗词学会的各位诗家们,到场或不到场的都纷纷咏出佳句,遂陈出一二,以飨读者。
三溪无名亭楹联拟
(阅丹亭、双双亭、回龙亭、越兴亭、)
门瑞二兄,三溪顾主归披阅
冂阑点划,一岭回龙咏流丹
(亭名阅丹、连体相依,拆字嵌名之意)
朱焕[清]字曰旦,浙江缙云岁贡。生而颖异,应试九冠诸军。尝参修邑志及仙居县志,著大冶集、镜心录、史论、缙云名山志、括苍山志、诗学参机、海宇奇观等稿。又善画梅,得扬补之笔意,著梅花鼓吹。冂阑点划,指三溪人文可圈可点。
项体忠、应有陶可谓门瑞二兄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厚仁项氏有项镒等18人同时挑上书箱,在县内外各中小学校任教职或校长,被人称颂为“十八书箱”。民国时期,在众多“教书先生”中,人称“处州三杰”之应有陶,“财源应有陶朱富,不比石崇富不仁”,其家富仁义,项体忠、更是出类拔萃。(三杰中的另一人为徐世勉,师从徐绅。)
古道曲盘,常有好诗生眼底
新风舒展,若非妙笔费心机
(好诗在眼、排句难寻,言语道断之理)
三溪后生认植银杏、红枫,打造景观带(发起之人大多是朱文风学生),至善至美,值得嘉贺。脱巾独步,行赏于此,新风舒展,景观五光十色,望风怀想,情怀千头万绪,有大河前横,笔墨难以穷尽之憾。故而不再一味铺张,手忙脚乱,否则,挂一漏万无以潇洒。
信步清秋,白果厚仁迎子美
闲听暮雨,红枫鸟眼送东坡
(杜甫字子美、苏轼号东坡;白果厚仁,亦嵌村名。词义双关之妙)
在缙云县毗邻仙居的三溪乡,有一座海拔900多米的高山,名唤鸟尖。在“鸟尖”的脚下,一个500年历史的小村庄静静而卧,它有一个颇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名字——厚仁。 村庄四面青山,一条清澈的小溪自西向东从村前的南面山脚下缓缓流过,它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溪。
项嗣子孙始终以先辈操守为垂范,尚仁厚德,崇文重义,敦邻睦族,奋发有为。“十八蓝衫” 雅称子美(似乎有些牵强)。后兹继起,返哺家乡,丹枫蔚然,青鸟嘤嘤,眼送东坡(红枫种植于东坡)。
杏立千年,古道曲盘调国脉(岁月)(能本色)
枫红万古,新兹竞秀起家风(风云)(自风流)
(先贤杏立、后兹枫红,蓄素守中一脉相承之风)
一片闲情,月透白羊羊影白
三分逸志,红岩角挂挂岩红
(白羊岙处、红岩角边,地名联珑之趣)
喜当时,银杏春扶扇合雨
看后兹,红枫秋染掌开云
(杏叶如扇、枫形似掌,描绘扇掌之状)
—— 田志堂
题三溪黄茶园
岚烟缥缈抚轩黄,
不染尘埃不彩裳。
绿谷无心掀蜃浪,
春风有意送茗香。
题缙云黄茶
片片黄金叶,
遥飘万户香。
灵泉心上荡,
盏盏佐诗肠。
题三溪黄茶节
黄金畈上彩霞飘,
西仰灵山客似潮。
撷取仙家春一篓,
茗香满袖最逍遥。
——陈淑婉
眺西仰岙黄茶园
东风叠浪拂天香,碧树黄芽耀日光。
莫是乘龙帝遗世,峨峨金冕耸云冈。
咏西仰岙黄茶园
白云为带玉为冠,西仰仙人倚晓寒。
金露已烹金茗馥,几时王母引神鸾。
黄茶园春早
巍巍西仰裹岚烟,谁植仙株若许年。
春晓峰头人不见,唯闻香语落云天。
采茶女
仙姝瑶境采仙芽,笑语盈盈挽彩霞。
试看翻飞双玉手,恰如蛱蝶戏金葩。
题黄茶节小女孩
金株丛里小娇娃,恰恰天真莺自嗟。
一朵嫣红冉出镜,摇曳春风蓓蕾花。
戏赠吕丰平
一袭朱袍炫锦霞,胭脂队里笑开花。
个中借问谁夫子?倜傥风流大作家。
——钭国星
记三溪茶园活动
新雨茶园四月初,青山绿水鸟声疏。
凉荫影里人何见,采瓣尝香又弄锄。
五绝 茶
曲瓣添新蕾,分芽雨剪痕。
潜心才得味,一盏便销魂。
——黄丽琴
缙云黄茶
嫩叶画金黄,春风送异香。
指拈八九片,沏入玉茶缸。
——吕丰平
2016年4月9日,缙云第二届黄茶釆摘节在三溪厚仁西仰岙隆重展开。余与吕丰平田志堂两仁兄一同前往观摩。回家后,作绝句一组,以记此日之情怀。
一
霞绣金装雾绣帏,
华光香韵映朝晖。
分明圣母瑶池物,
遗落仙山伴翠薇。
二
头挝锦帕上青屏,
十指纤纤动不停。
采得一筐金玉箔,
轻纱带露汗含馨。
三
二曜灵光破雾开,
千秋雅客又登台。
而今不为相思瘦,
一片茶情迭巘来。
四
仙山仙景品仙茶,
仙女仙郎舞翠华。
何必仙槎觅仙苑,
此间便是茗仙家。
五
一叶黄毫一叶春,
清汤入盏也怡人。
风前月下长为伴,
来个逍遙自在身。
六
天无常态月常昏,
富贵荣华值几斤?
人世难求春不老,
茶香作伴百年身。
七
一厢歌舞一厢忧,
谁解个中因与由?
抛却烦愁千万种,
清茶一盏也风流。
八
明月皎晈夜未央,
茶香馥馥意绵长。
娇花易落春难驻,
应惜当前一抹光。
九
平林漠漠夜深深,
花自无言月一轮。
流水门前春尚好,
香茶一盏念故人。
——俞孟良
三溪黄茶节后即吟咏三溪黄茶
分明颜色是金黄,更比值之赢有香。
一岭云霞自在卷,万人声利莫名狂。
披星戴月时时播,承露餐风点点藏。
好客精神非故意,三溪水被热成汤。
——虞会雄
- 上一篇:轩辕黄茶精品园,黄金闪烁 2016/4/29
- 下一篇:诗画三溪黄茶香 2016/4/12